首 页 别姓动态 别姓探源 别姓分布 别姓名人 别姓文化 别姓作品 网络圣地 捐助基金 通 讯 录 取名技巧 娱乐游戏  
 
用户名:
密 码:
 
 
 
 
别姓宗谱
关于明代别氏墓碑
怀念别家小学
别家屯村史
别姓起源发祥地再考
沔阳别姓起源之妙祖…
庐山秀峰龙潭摩崖元…
从沔阳别姓洪湖宗谱…
关于沔阳别姓洪湖分…
别姓起源追溯——齐…
 
 您现在的位置:-->[别姓宗谱]-->查看文章[沔阳别氏宗谱兴宗总序注释]
沔阳别氏宗谱兴宗总序注释
文章作者:别道林 文章来源:湖北仙桃 发布时间:2014/4/1 21:13:05
 

沔阳别姓《洪湖别氏族谱》(总序原文节选)

别氏水源京兆堂邠州木本沙陀村(总序)

原籍河邠州木本沙陀村大树独桑里人氏始至汉王而历祖以太世三子分派流芳至宋立在位太世二子相继而亡只存三子名别以别为本祖有四句遗言上有吞天之口下有猛将之力身带宝剑二口一别千里同宗宋至楚郢陆州遗下祖公讳之结次祖公讳之纪职居吏部都御史有孙别儿不花焕烨青史观光宋元两朝留一联云宋朝史部尚书府元国邠州始汉家复蒙元恩浩荡,锡升一品之爵加勅左相信主上之伴侣为当朝之元勋因陈寇逯叛三楚元末而废左相不花安然自适解颐瞑目而逝相生三子长曰妙音次曰妙元季曰妙祖移徙洪都龙虎山作渔翁把钓以避元羞幸明皇真命出现陈寇剿灭士宦有拨迁加封之乐人民有安居乐业之快伯祖妙音转归河南原籍次祖妙元复迁江佑我祖妙祖公转念不花之故土复返陆州之竟陵领受军徭马所之田合计六顷四至明白东至蒲湖西至杜官儿南至南黄村沔界北至姑婆埫 ……

明皇嘉靖二十七年冬月吉日兴宗序

 

 

 

 

原文注释

 

原籍河南 (此处所说“河南”,与后面地名“邠州”联系起来,应解为“渭河之南”。因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 邠州(邠 bīn 古同“豳”,邠州——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古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彬县、旬邑、淳化、永寿四县地。)木本沙陀村大树独桑里人氏。

始至汉王(意为从别姓开始到汉王时。后列此句详解),而历祖以太世三子分派流芳(历代的祖先都是以正宗世子的第一、二、三个儿子分派,让他们得以流芳百世)。至宋(到了宋朝),立在位(别姓先祖别立在位做大宗即太世时),太世二子相继而亡(太世别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相继夭亡),只存三子名别以(只存活第三个儿子,名叫别以),别为本祖(以别以作大宗继承人,即别姓的本祖。另注:因古书无标点符号,此处断句不能理解为“只存三子名别以、别为”。编者以为,总序作者写至此处肯定费了不少的思虑:按理说,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别以为本祖”,而“别以为”作为词组却是“不要以为”之意,意思反了。如果去掉别字,用“以为本祖”,而“以为”也是一个词组,不好理解。作者就只好用姓代名,写作“别为本祖”了。)。有四句遗言:上有吞天之口,下有猛将之力,身带宝剑二口,一别千里同宗(此为字谜,谜底为别字。此谜与别姓寻根联“姓启别子,望出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至楚郢陆州(宋朝的时候,别姓迁到楚国的郢陆州,郢,为今钟祥治所,西魏始置。唐代设360州,古代的陆州不在楚,此处所言陆州,应为当时的郢(钟祥)与安陆之间的地带),遗下祖公讳之结(编者注:结,亦作杰,即别之杰。沔阳别氏宗谱载:别之杰,郢州人,字宋才,嘉定进士。累官知江陵府,湖北安抚副使,进端明殿学士,加兵部尚书,淳佑中拜参知政事……),次祖公讳之纪。(祖别之杰)职居吏部都御史。

有孙别儿不花(编者注:亦为别二不花,即别不花,别之杰孙),焕烨(本意:焕发光彩,光辉灿烂)青史(“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竹简也就是串起来的竹片,古人将其编联成形状像「册」字的书,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亦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即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观光(参观、浏览之意)宋元两朝留一联云:

宋朝吏部尚书府(编者注:原文为史部,疑为手抄之误。上联是说别姓宋朝是尚书的府第,意指别之杰。)

元国邠州始汉家(元:头、首、始之意,国;诸侯国。元国邠州——开始建立诸侯国的地方是在邠州。始汉家——从邠州开始成为汉族之中有名望的家族。此处所言元国应与元朝没有关系。)

复蒙(又承蒙)元恩浩荡(元朝皇帝的浩荡皇恩),锡(赐)升一品之爵(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爵位、官爵等。爵禄指爵位和俸禄),加勅(勅 chì 同“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左相(左丞相的简称),信主上之伴侣,为当朝之元勋。因陈寇(指陈友谅,下文有详注)逯叛(逯 lù 本意:任意地行走。意为毫无顾忌地造反)三楚(古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 ;彭城 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元末而废(废黜,即罢免,革除)左相。不花安然自适,解颐(开颜而笑。颐:yí 面颊)瞑目而逝。相(沔阳别氏宗谱载:别二不花与夫人鲁氏殉节后,二弟别相生三子。相,别相,别二不花的二弟)生三子,长曰妙音,次曰妙元,季曰妙祖,移徙(此处应解为逃难)洪都龙虎山(洪都,今江西省南昌,龙虎山位于今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作渔翁把钓以避元羞(以躲避元朝统治者给他们带来的羞辱)。

幸(幸好,幸亏)明皇真命(指朱元璋当上了明朝皇帝。真命,即真命天子,此即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出现,陈寇剿灭(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的战斗中中流矢身亡。其遗体由部将张定边运回武昌,葬于蛇山,其旧属护其子陈理在武昌称帝。1364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汉军在洪山战败。陈理出城投降。历时四年的大汉政权终结),士宦(士者,旧时指读书人;宦 huàn者,做官的人)有拔迁(编者注:原文为拨,应为拔,疑为笔误。拔迁,即提拔升迁)加封之乐,人民有安居乐业之快。伯祖妙音转归河南原籍(即邠州),次祖妙元复迁江佑(复者又也,意为又迁回到了江佑。江佑,即江右,古时方位坐北面南即左东右西,江右则指江西)。我祖妙祖公转念不花(指妙祖的伯父别不花)之故土,复返陆州之竟陵(即沔阳府古竟陵南乡流泗河,现仙桃毛嘴珠玑寺)。领受军徭马所(即为当时军队服徭役和放牧战马的场所)之田,合计六顷(一顷为一百亩,即六百亩)。四至(四,指东南西北四方;至,指边界)明白:东至蒲湖,西至杜官儿,南至南黄村沔界,北至姑婆埫。……

明皇嘉靖二十七年(即公历1548年)冬月吉日兴宗(沔阳始祖妙祖公之子)序。(因成文年代为公历1548年,与别姓在沔阳定居的年代1368年相距有180年之久,兴宗系妙祖公之子,不可能有150岁以上的高寿,故本文作者疑此序为后人以兴宗口气撰写)。

“始至汉王”句详解

“始至汉王”一句中的“汉王”,一般会认为是汉朝的刘邦,其理由是:

一、 “汉王”是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前的封号。汉王封号“汉”成为了汉朝的国号,并逐渐形成了“汉”文化,“汉”更成为汉族、汉人、汉字、汉语等的名称。

二、据传汉初名臣张良之师赤松子乃别成子之师,推论别成子所处时代应为汉初。其实,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有关于别氏的最早记述:“别成子后代,以别为姓氏,世代相传,乃成今之别氏。据文献《百家姓姓氏起源》记载:上古之时,有一个隐士,名号为别成子。”也有别姓出自战国时期阴阳家别成子之后裔之说,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其实,别成子只是一个传说,是否真有其人待考。传说所处时代不论是上古也好,战国时期也罢,其时代肯定不是汉朝,故“始至汉王”与别成子无关。

三、有人认为从原文的时序看,“始至汉王,而历祖以太世三子分派流芳,至宋,立在位”这一句的时间顺序应该是:从汉王开始,到宋朝时。——这样的顺序才说得过去。编者也认为这样理解很有道理。不过纵观全文,行文有多处悖理难解之处,故编者以为,许是我辈曲解了。

作者以为:此处所言汉王,不一定是指刘邦和刘邦那个时代。其考虑有三:

一是刘邦号汉太祖高皇帝,汉王不是汉朝那个时代的有代表性的称谓;

二是“汉王”之称谓是鸿门宴之后,楚霸王项羽在分封各路将军为王时,给予刘邦的封号,刘邦被分封的领地在秦岭以南的巴、蜀和汉中,秦岭以北的长安子民不会以一个不是君的诸侯“汉王”代称当时的时代,即使要指那个时代,也只能是楚王,这句话就应该是“始至楚王”了。

三、至于当今别姓后辈之中。有人将“始至汉王”误解为“始自汉王”,他们认为“汉王刘邦姓刘,别姓起源于刘姓”。此乃天大的误解!须知:“至”与“自”的字义是完全不同的。 “始至汉王”的意思是“从别姓开始到汉王时”。若误解为“始自汉王”,那就成了“别姓从汉王开始”了。

“始至汉王”中的“汉王”,编者疑为是大汉陈友谅

很多历史文献中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彭勇认为,传统历史文献中存在诸多故意歪曲丑化陈友谅形象的现象:如制造朱元璋以弱胜强的印象,将陈友谅的主要功绩忽略不计;附会天意,明示朱元璋乃君权神授;夸大个别细节,塑造陈友谅失败形象。这些直接导致了后人们对陈友谅的评价有失偏颇。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今仙桃)人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现湖北仙桃市的沔城镇有陈友谅故居。

 

 武昌蛇山有大汉陈友谅墓

武汉长江大桥蛇山引桥的南侧,离武昌桥头堡不远处,有大汉陈友谅墓。该墓坐北朝南,是武汉市唯一的封建帝王陵墓。

确认“始至汉王”的汉王为陈友谅的四大理由

“始至汉王”句,应该是“从别姓起源到元朝末年汉王的时候”。编者为何作此解?理由有四:

一、从地域看:总序载:“宋至楚郢陆州”,地理位置明确说明,郢州、安陆为楚地。

“陈寇逯叛三楚”,陈友谅出生地和称王的地域是沔阳,属三楚之南楚属地。所以,“始至汉王”中的汉王,很可能是指汉王陈友谅这个时代。

  

二、从别姓重要的转折时期来看:别二不花在元朝为官时,正是元末,是陈友谅起兵兴汉之时。正是因为三楚、也可以说是别二不花的家乡出了个叛逆陈友谅,才影响到别二不花“废左相”,“解颐瞑目而逝”。至于别二不花与陈友谅是否有牵连不得而知。但沔阳别氏宗谱载:“别二不花与夫人鲁氏殉节”。殉节之意:是为保全志节而牺牲生命。不管是否有牵连,这个时期应该是别姓重要的转折时期。从陈友谅称汉王,到别二不花殉节,再到别相三子逃难,记叙的历史就是由汉王陈友谅引发的事件,所以,“始至汉王”中的汉王,极有可能是指汉王陈友谅这个时代。

三、从前后两个汉王相距年代与总序作者掌握的史料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到元末陈友谅1360年称大汉帝时,相距1562年,到兴宗作总序的年代嘉靖二十七年即公历1558年(戊申年)相距已1760年。而别二不花殉节的时期与总序作者作序的时间,相距只有约180年左右。所以总序的作者不可能舍近求远,也更没有充分的史料求证1760年前从大汉王朝刘邦那个时代起的别姓起源与发展史。事实上,总序作者追述的也就是自别二不花以后的沔阳别姓这一支的起源与发展史。所以,“始至汉王”中的汉王,应该是指汉王陈友谅这个时代。

四、假定“始至汉王”中的汉王是指陈友谅,为何总序作者前称汉王,后又称陈寇?编者以为:元朝是马背皇帝,没有固定的首都,而别二不花却有固定的住所,这个住所在楚郢陆州,属于大汉的管辖范围。加上陈友谅灭国之前,他本来就是汉王,故以汉王称之。后来陈友谅战败,成者为王败者寇,称陈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序作者兴宗立谱作序的目的

总序作者兴宗为沔阳别姓始祖妙祖公之子,作总序的年代为嘉靖二十七年。作者是年作此序,编者揣度,除了立谱以便后世承传之外,很大程度与当朝嘉靖皇帝有关。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9161567123)的年号。嘉靖在位45年。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无子嗣,故由内阁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寻找皇位继承人。嘉靖是正德的堂弟,本来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兴献王是弘治帝的弟弟,就藩湖广安陆。因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府、年仅15岁的朱厚匆忙赴京继位(1521年),次年改元嘉靖。就这样,朱厚熜得以由藩邸进京当上了皇帝。

  

此为明显陵,即湖北省钟祥市城北 7.5公里处的纯德山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这位在钟祥长大的皇帝正好与别氏先祖宋朝尚书别之杰、元朝左相别二不花同乡。作为别姓后人,在嘉靖二十七年即太平盛世立谱作序,虽非歌功颂德,但难免也有家乡出了皇帝扬眉吐气之荣,一雪先祖别二不花元末殉节及别相三子逃亡洪都龙虎山作渔翁把钓之耻尔!

 

原文发表URL: http://www.bdlrl.com/ship/_private/09_bxw/0703_zxzs.html

 

 

 
 
搜索表单:
 
 
 

网站顾问:别道林 TEL:15972082388
别姓网网址: http://www.bxwcn.com Copyright © 2006-2009 中华别姓网 版权所有